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发布日期:2006年03月27日 阅读次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基本要求。近几年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全会上的每次重要讲话,都强调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问题。特别是今年1月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通过学习贯彻党章,进一步加大防治腐败的力度。强调既要坚决惩治腐败,又要有效预防腐败;既要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又要重视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讲话通篇贯穿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思想,是指导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个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要在保持查办案件强劲势头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在政治领域,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机制;在经济领域,按照透明、公平、诚信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机制;在社会文化领域,按照正义、责任、自律的要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弘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
    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反映了我们党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看。我国经济已保持二十多年快速增长,2005年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正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思想观念活跃,追求和实现利益的意识增强,但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也有所滋长。加上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一些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规范,各种社会问题就容易大量出现。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就同这个大背景密切相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进行综合治理,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同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反腐倡廉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从总体上讲,当前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也比较成熟。
    从反腐倡廉工作的发展趋势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惩治腐败这一手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腐败分子从来没有手软过。实事求是地讲,在惩治腐败方面没有哪个国家比我们更坚决的了。同时,反腐倡廉的实践反复证明,如果我们只注重惩治而忽视预防,腐败现象就会查不胜查。这些年,我们在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同时,不断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前些年一些领导干部利用制度上的漏洞和手中的权力,通过批地谋取私利,随着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及相应市场的建立,这种现象在逐步减少。再如,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许多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或调整,通过行政审批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也在逐步减少。几年前,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地区,开始积极探索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工作重心向源头治理转移,取得了好的效果。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大体经历了从十五大以前的标本兼治、侧重遏制,到十五大以后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十六大以来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这样三个阶段。这也说明,进一步加大防治腐败的力度,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国际反腐败的基本经验看。注重预防,是目前国际上应对腐败的普遍做法。一些国际组织提出要构建国家廉政体系的反腐败战略,其核心就是改革、注重预防和整体推进。考察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反腐败大多也着眼于预防。北欧一些国家腐败发案率比较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注重对公职人员和国民的廉洁教育,逐步建立了一套预防腐败的制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把预防腐败作为基本宗旨,反映了国际社会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共识。公约特别强调不同的腐败现象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反腐败必须着眼于系统性和整体性,指出要在有效打击腐败的基础上切实做好预防腐败的工作,在发挥专门机关作用的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因此,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也是对国际反腐败经验的吸收和借鉴。
    中国自古就讲“万事防为先”、“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等道理。古人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鹖冠子》中有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这个故事说明了“良医治未病”的道理。我们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也要加大预防力度,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发现一些同志有苗头性问题,要像扁鹊的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与人为善,早打招呼,改了就好。对腐败分子,要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严肃查处,坚决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

    注:本文系吴官正同志2006年2月22日在中央统战部举行的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上所作反腐倡廉工作情况报告的一部分,原载《求是》杂志2006年第6期。 (纪委办公室)